關燈
護眼
简体
第927章 調研貧困村
上一章 書架 目錄 存書籤 下一章
    最新章節!

    郭健插口道:“好,我記住了,還有呢?”

    劉銳道:“二,極有可能,是市裏其它化工企業,把廢料丟棄到劉家窪村了。”

    “但他們肯定不會明着丟棄,而會埋起來或者藏起來。”

    “結合地下水被污染的情況,我覺得埋到地下的可能性更高。”

    “因此,你就沿着村西、北外圍調查,肯定能發現什麼。”

    郭健道:“好,那我這就去和伍市說,先掛啦。”

    收起手機,劉銳走入院裏,發現齊宏志二人已經和村兩委的頭頭聊了起來。

    “來,劉主任,我爲你介紹一下,這位是村支書郭才,這位是村主任張奎。”

    劉銳上前分別和郭才、張奎握手。

    郭才年紀不大,才三十出頭,身形不高,圓臉,戴眼鏡,面容和煦,有點大學生村官的樣子。

    張奎是個四十多歲的健壯漢子,濃眉,牛眼,海口,留着短鬚,看上去很是威嚴。

    郭才二人都早就得到通知,知道市裏的華佑公司已經和自家村子結對,因此對於劉銳的到來,都非常歡迎。

    二人拉着劉銳的手,說了一大通感激的話語。

    這個過程中劉銳觀察到,郭才說話聲音不大,細聲細氣的,但說得有條有理,有情有據,較有水平。

    張奎則嘴笨,詞不達意,但是很能說,也很愛說,是個典型的莊稼漢。

    當然,二人這種表現,也符合他們的身份定位。

    三人認識完畢,郭才把劉銳三人請進屋裏坐下,用大搪瓷缸子給三人沏茶倒水。

    隨後,郭纔給劉銳簡單介紹了下村子裏的扶貧工作開展情況。

    差不多十年前,縣裏就已經注意到了石橋村這個貧困村,並由縣扶貧辦對石橋村展開扶貧。

    不過最初的兩年裏,扶貧人員對扶貧工作理解不夠全面,缺乏扶貧技能與辦法,一直在摸着石頭過河,所以基本沒有什麼效果。

    後來,扶貧人員經過培訓學習與實地調研之後,最終確定了,通過搞扶貧產業項目,帶動貧困戶脫貧致富。

    但接下來搞了兩三年的產業項目,最終還是失敗了。

    其中最主要的一個原因是,當時的村支書和村主任貪婪邪惡,竟然利用把持申請扶貧項目的權力,串通貧困戶造假。

    扶貧人員辛辛苦苦幫扶了兩三年,最終只是帶動了村支書和村主任兩家人的富裕。

    再後來,鎮裏給石橋村換了新支書,村民們又選舉了新主任。

    這一次,終於可以正兒八經、認認真真的扶貧了吧?

    可哪知道,扶貧過程中存在着多種多樣的癥結與困難,導致扶貧不能大規模展開。

    到目前爲止,整個石橋村,最終開展扶貧項目的貧困戶只有三家。

    聽到這裏,劉銳好奇的問道:“爲什麼老鄉們不肯接受扶貧項目?”

    郭才嘆了口氣,介紹道:“這裏面存在的原因很多。”

    “譬如,壯勞力存在嚴重不足的問題。”

    “青壯年都去城市裏打工了,村裏只剩老幼婦孺。”

    “這樣一來,很多事情,如體力活,就都做不了。”

    ...

    最新章節!

    ;???“還譬如,鄉親們的自救自助意識明顯淡薄。”

    “思想也落後,就算有人救濟上門也不願意幹事兒。”

    “再譬如,一部分人存有小農式的貪婪狡詐意識。”

    “領到用扶貧款購買的牛羊崽子之後,竟然偷偷賣掉換錢。”

    “這是典型的只看重眼前利益,不爲今後着想。”

    “唉,不得不說,扶貧工作實在是很難做啊。”

    劉銳還是頭一次聽到這種情況,不由得有些震撼,道:“還有這樣的人?”

    鄧股長插口道:“劉主任,你是不知道,還有比這種人更人性次的呢……”

    鄧股長氣憤憤的說了件開展扶貧工作過程中遇到的奇事。

    說臨鄉某個貧困村的特困戶,通過縣裏扶貧,以四隻羊崽爲基礎,初步形成了五十多隻羊的小規模養殖場,家庭年收入從兩千元提高到三萬元。

    結果呢,村裏有人眼紅嫉妒,晚上跑到他家羊圈裏,偷偷投餵了用農藥泡製過的玉米,五十多隻羊當場就毒死了一大半。

    後來那人被派出所抓獲,民警問他爲什麼下毒手,他說見不得這家人比他過得好。

    劉銳皺了皺眉頭,沒說什麼,對郭才道:“麻煩郭支書給找一家沒有開展項目的貧困戶,我想去了解下情況。”

    郭才和張奎對視一眼,道:“往山上走幾步,就有一家特困戶。”

    張奎起身道:“走吧劉主任,我這就帶你們過去。”

    五人走出村兩委,沿着外面上山的村道,向上走了百十米,就到了目的地。

    來到這家特困戶裏,劉銳與戶主攀談起來。

    這家男女老少一共六口人,兩位老人留在家裏看家,順便帶看孫子孫女。

    家裏的兩個頂樑柱、兒子與兒媳婦,都去燕京打工了。

    這家人在東邊半山腰上有一畝貧瘠的山地,只能種點小米、玉米、土豆之類的耐旱農作物。

    一年到頭,也沒多少收成,都不夠留守四口人喫的。

    院子裏什麼畜類都沒養,不是不想養,而是喂不起。

    人都快沒喫的了,哪有餘糧餵養畜類?

    留守四人的全部經濟來源,就仰仗着兒子兒媳打工帶回來的那點錢。

    四人平日裏的三餐,不是窩頭就是喝粥。

    只有過年過節才能喫上一點肉,可謂清苦之極。

    但兩位老人年紀其實都還不大,都是五十來歲,看上去也還壯實,還能幹活兒。

    劉銳問道:“老鄉啊,你兒子兒媳在燕京打工,過年的時候回家,能帶回多少錢?”

    老頭說:“他們在燕京得租房,得喫飯,得交水電費,刨去這些,回家的時候能帶回五六千塊錢。”

    劉銳有些震驚,一家六口人,一年就只收入五六千塊錢?

    這樣的日子,哪怕是在山區,竟然也能過得下去?

    劉銳問道:“兩個人怎麼才賺這一點?”

    老頭嘆道:“唉,都沒學歷,也沒手藝,可不就只賺這點錢麼?加上燕京花得多,也就攢不下幾個錢。”

    劉銳說:“既然在燕京也賺不多,爲什麼不留在村裏或者鄉里?”

目錄 存書籤 上一章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