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護眼
简体
第1871章 給流民找活路
上一章 書架 目錄 存書籤 下一章
    火槍隊和親衛隊一起陪同金鋒視察船塢,左菲菲作爲火槍隊首領,也跟着一起來了。

    金鋒所站的瞭望臺,她早就上去過,知道金鋒看到的是什麼,也知道金鋒的情緒爲何低落。

    一陣涼風吹來,吹得旗子微微擺動,也吹動了左菲菲的衣角。

    左菲菲讓手下拿過一件裘皮大氅,登上瞭望臺。

    “先生,起風了!”

    左菲菲爲金鋒披上大氅:“先生,你勸陛下的時候不是說過嗎,治國如烹小鮮,急不得,您現在做得已經很好了,我相信過不了幾年,咱們就能平定中原和江南,讓全天下的百姓都過上好日子!”

    “可是他們還能等得了幾年嗎?”

    金鋒指着遠處的流民聚集地:“那些沒逃過來的百姓,能等得了幾年嗎?”

    左菲菲嘆了口氣,安慰道:“可是咱們能做的已經都做了……”

    “不,”金鋒搖頭說道:“肯定有更好的辦法,只不過咱們沒想到!”

    解決困難的辦法肯定是存在的,只不過自己還沒有想到罷了。

    這是金鋒一直以來堅信的道理,也是他一路走下來的動力之一。

    每當遇到難題的時候,金鋒都不會輕易服輸,而是努力去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

    比如現在,看到這麼多難民,左菲菲和絕大多數人的想法都是,讓難民自生自滅,這是動亂時代必然要造成的局面。

    包括九公主,也是這麼認爲的。

    九公主手下有密諜司,對中原和江南的情況更加清楚,以她對金鋒的瞭解,知道金鋒看到中原和江南的慘狀之後,肯定會心生不忍。

    爲了防止金鋒腦子一熱做出什麼決定,九公主明着暗着提醒金鋒好幾次。

    中心意思就是能做的咱們都做了,難民就隨他們去吧,反正人類的繁衍能力很強,只要天下太平,過個十幾年,人口就能恢復。

    其實金鋒在出發之前,也是這麼安慰自己的,可是當親眼見到這麼多難民艱難求生,金鋒心中還是不忍。

    總想着自己再想想辦法,可能就能挽救無數的生命和家庭。

    於是金鋒站在瞭望臺上,看着難民陷入沉思,左菲菲也不打擾,就站在旁邊陪着他。

    相對於九公主來說,左菲菲更能理解金鋒,因爲她曾經和這些難民一樣無助,知道這種在絕望苦苦掙扎是什麼滋味。

    兩人就這樣在瞭望臺上站到天黑,金鋒能想到的最好辦法還是辦廠。

    施粥是最直接的解決辦法,但是不能長久實施,否則容易讓百姓認爲什麼都不幹就能領到喫的,容易養成懶惰的毛病。

    最好的辦法就是爲難民提供工作崗位,讓他們自己養活自己,養活家人。

    如果能讓金鋒再順便賺點錢那就更好了。

    倒不是金鋒貪婪,想要從難民身上榨油水,而是前世國有工廠的失敗經驗告訴金鋒,不能營利的廠子是堅持不了太久的。

    如果能從難民身上賺到錢,那說明難民已經解決了最基本的生存難題,也說明這個廠子是有營利能力的。

    結合難民現在最需要解決的問題是喫和住,開廠子也必須結合這兩者纔可以,而且週期不能太慢,必須要儘快解決。

    在瞭望臺上想了一下午,對比了自己能想到的諸多廠子,金鋒最終還是選擇了建築業和捕撈業。

    其實金鋒最想選的是礦業,可是東海周邊的礦業資源開採難度比較大,週期太長了。

    除了礦業,金鋒還想到了農業。

    從長遠來說,想要徹底解決難民的溫飽問題,發展農業纔是根本,可是難民眼看着就要餓死凍死了,這時候去發展農業顯然來不及了。

    相對礦業資源,東海的漁業資源更加豐富,開採難度也比礦業資源小,開發週期也短,只要開着船去海里撈上來,就能填飽肚皮。

    大海佔據了地球七成的面積,海洋中的資源可謂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而且漁業資源是可再生的,數量也極爲龐大。

    比如一種叫磷蝦的小型海蝦,總量達到了十億噸,繁衍速度也非常快,以大康目前的人口數量,所有人一天三頓都拿磷蝦當飯喫,對於磷蝦族羣也不會形成太大威脅。

    當然了,磷蝦生活在南極區域,以大康目前的捕撈技術還沒辦法過去捕撈。

    但是海洋中也不只有磷蝦,東海附近的漁業資源也非常豐富。

    雖然金鋒已經成立了捕撈隊,但是因爲技術落後,捕撈隊撈出來的這些漁獲,對於整個東海的漁業資源來說依舊是九牛一毛。

    想要把漁撈上來,就需要大量的漁船,這又會帶動造船行業,爲船廠和上游的伐木、運輸產業提供工作崗位。

    而發展建築業,同樣可以提供大量的工作崗位,房子建好後,也能爲百姓提供一個遮風擋雨的地方,等百姓穩定下來之後,金鋒還可以收取租金,慢慢收回建造成本。

    這個模式已經經過西河灣的驗證了。

    當初大量百姓涌進西河灣找工作,應聘成功的可以住在宿舍,可是他們的家人住在哪裏呢?

    爲了安置這些人,金鋒在西河灣周邊蓋了大量的筒子樓,租給這些人。

    雖然收取的租金非常便宜,但是蓋房的磚瓦是自家窯廠燒出來的,燒窯的泥巴是不要錢在河裏挖的,大小橫樑使用的木頭,也是山上不要錢砍來的。

    算下來,蓋房最大的成本,就是窯廠工人、伐木工人、蓋房工人的工錢而已。

    當時大家都活不下去了,只要管飯就能找到無數工人,工錢成本也非常低廉,整個筒子樓的成本也非常低。

    兩年下來,蓋房子的成本早就收回來了,現在和以後再收的房租全都是賺的。

    雖然這些租金對於現在的金鋒來說不值一提,但是足以證明這套模式是行得通的,甚至在東海這邊推行,可能會比當時在川蜀更加成功。

    因爲當時的金川,百姓去西河灣找工作前,至少都還有個家,在西河灣實在找不到工作,還能回去。

    東海這邊的難民已經回不去了,也更加絕望。

目錄 存書籤 上一章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