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護眼
简体
第四十三章 東西合戰(十九)駿河決戰(六)(第1/2頁)
上一章 書架 目錄 存書籤 下一頁
    自火藥和鐵炮傳入日本以來,這種不需要太多時間訓練,卻能有極高的破甲力的武器就成爲大名們普遍裝備的武器。

    當下的鐵炮就猶如當年十字弩出現之於西歐,引得只有鎖甲的騎士們驚懼,不得已教廷直接下了喻令禁止這種武器的使用。

    畢竟一個訓練了1個月的鐵炮足輕憑藉一杆鐵炮就能摘取一個從小接受武士戰法訓練,便在戰場上廝殺十數載,身着堅固甲冑的精銳武士的性命,這筆買賣怎麼看都是值得的。

    但是縱使鐵炮已經在這裏發展了許多年了,想今日這番雙方直接以此作爲主要武器進行的鐵炮互射還是很少見的。

    這樣一來就導致了此前從未出現過的戰爭局面,那就是戰場上鐵炮齊鳴,火藥的硝煙瀰漫遮蔽天空,影響了秀家這邊視線。

    即便秀家已經臨時命人拆村中屋敷修築木櫓眺望西方,但是天空中的火藥硝煙依舊嚴重影響了秀家對於正面佔據的瞭解。

    也是在這種情況下,秀家無奈只能派人通知左翼後方列陣的養子宇喜多家泰和宇喜多家齊兩人,命兩人麾下女真遊騎各自派出100騎,分向左右兩翼於戰場左右、周圍遊騎探查情況並來回通報軍情。

    也是在這種情況下,負責左翼探查的宇喜多家泰麾下游騎來報說“南側河川再南數裏之外,有敵軍列陣鋪至海岸之邊東行,軍力不下數千之衆。”

    當然這些女真人是不會說日語的,這些情報都需要由本陣知曉女真語的侍從進行翻譯。

    秀家聽到這個消息並沒有驚疑,畢竟秀家在正面就擺了菅正利一個軍陣5/6千人,不是因爲秀家不想要鋪開更多的兵力,而是因爲戰場寬度受限的原因。

    當然秀家之所以選在這裏決戰,也是看重了這一點,知道稻川以北葉梨川以南的戰場空間就這麼大,只能鋪開這麼多人的緣故。

    其實這兩道河川本不是什麼深川大河,甚至連朝比奈川也不算難以渡過。

    即便是當下已是入秋,前幾日下了幾場雨,這三條河川的最深處不過是沒過人的膝蓋罷了,三條河川都有多處地方河道較寬水是平坦可以渡河的地方。

    這些連秀家在這裏呆了幾日選擇戰場的秀家都知道,難道駿遠三的土著榊原康政會不曉得嗎?

    他必然不會放着自己正面的兵力優勢不顧,去和菅正利玩什麼正面添油硬攻。若真是這樣反倒是秀家高看他了。

    所以秀家本來就有預料,會有德川軍從稻川南岸而來開闢第三戰場。不論是從南側襲擊菅正利腰腹,還是繼續向東在朝比奈川入海口附近渡河都大有可爲。

    即便是會流三川的朝比奈川入海口方,因爲河道很寬的緣故,水勢不過是腰腹及胸這塊地方,以日本人的體格不過是1.2m左右的罷了。

    當然到了盛夏雨季之時,三川水勢暴漲,這幾條河川想要無舟渡河卻是不可能的。

    爲了防備榊原康政來這一手,也是爲了暴漲菅正利的側翼,這就是秀家將重甲兵和女真遊騎擺在他側後的原因。

    現在榊原康政真的如秀家所預料的這般派人行動,反而讓秀家安心了下來,至少一切都按照秀家之前計劃中在走。

    稍作思慮的秀家便對着身側侍從下令道“着番使雖遊騎返回本陣,告知太郎兵衛(宇喜多家泰)帶人渡河拖延敵前進的步伐。”

    臨了還不忘叮囑一句說道“不可隨意進入50步之內,即便不甚進入也當騎射之後迅速抽離。”

    秀家下這樣的命令是有原因的,女真遊騎1200人,只有宇喜多家泰等少數軍將身着鐵甲,大部分都是由蝦夷動物皮製作的皮甲。

    這一來是因爲秀家表示遊騎當來去如風、迅速機動,不能着重甲的緣故,當然也有秀家對於女真兵防備的意思。

    即便是宇喜多家泰等軍將身上的鐵甲,其樣式也是常備軍將一致的片小札胴丸,只是其所用編制的威繩使用的都是白色,當然編制扎甲的方式豐春軍上下都是一樣繁雜啊的。

    畢竟伊予產的具足普遍是使用伊予札的縫延胴;關東產的則是銅川胴樣式前代的,不用鉚釘改用威繩菱縫胴;至於蝦夷軍中由於有很多東北工匠的原因,使用最多的反而是最上胴。

    (伊達政宗的黑漆五枚胴就是替換了南蠻胴胸甲的最上胴)

    以秀家在蝦夷的威望,你命令女真遊騎衝陣他們是真的會衝的,但是現在還沒有到這個時候。

    包括秀家爲什麼要把德川軍從駿府城內引誘出來,就是起了要保存實力的想法。

    秀家對宇喜多家泰的命令,更多是怕這個只有16歲的少年血氣上頭作出不理智的行爲,這才補上了這道命令。

    隨着軍令傳到左翼女真遊騎部中,已經閒了許久的宇喜多家泰將手中的香梨咬下最後一口便將其置於地對着左右呼呵到“走,漁獵去嘍!”

    跟在其左右的女者遊騎隨着自己的營將勒馬向南脫離軍陣主體渡河而走。

    整個女真遊騎部不過600之數,大部分都是頭戴鑲鐵皮盔,要着雕紋皮甲,揹負一張長弓,馬跨一張短弓,左右馬身及右腰共有5個箭袋自是長箭2袋50只和短箭3袋90只。

    騎兵雖身上掛着這麼多遠程武器,不過左邊馬匹上卻固定着一把裝有護手的輕質快刀,在刀的中部向上彎折,正是秀家依照記憶中法國AN XI式輕騎兵劍仿製來的。

    說是劍,以東方人的標準來說更像是一柄彎刀,這是因爲西方的制式騎兵馬刀多是自印度的塔瓦彎刀改良而來的,但是不得不否認,這種可以快馬突刺取人首級,還能在馬上劈砍的輕便武器確實是最適合輕騎使用的。

    只是有趣的是這支500人的女真遊騎中,居然有100餘人身着日式具足,背後也負着長弓,馬上卻少了短弓和短箭袋,取而代之的是一柄2間騎槍,當然馬刀也是有的。

    這些是來自蝦夷當地徵召的日本武士和日化阿依努,在學習女真騎射之後而來的騎兵,在女真騎兵之中或獨立成軍(一個百戶),或插在各小隊之內擔任掌管管束女真人。同時也能起到對女真騎兵監視的作用。

    (100遊騎被抽調擔任哨騎之用)

    這500人騎兵快速出陣,與南側稻川渡河馬勢稍緩,隨後又快速在南岸列陣向西疾行而去。

    之所以派500人而非1000人都派出去,是因爲秀家是要讓他們騎射拖延那邊的德川軍行進,既然是要騎射自然是要施展的空間的。日本的地就這麼大,1000遊騎散出去需要多大的空間啊。

目錄 存書籤 上一章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