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護眼
简体
第九十五章 壬辰倭亂(28)洛川之戰(第1/2頁)
上一章 書架 目錄 存書籤 下一頁
    琦玉衆在北條家麾下的時候,主要是作爲外樣家臣麾下的部隊存在的。

    但是當秀家將巖付定位自己的本城之後,將許多從吉備遷移過來的小武士的土地都安置在了吉備,畢竟這裏在今後的很長一段時間,都將是豐春家的核心領地,需要由對自己最忠心的家臣保護。

    因此香西佳清麾下的1500琦玉衆的戰鬥力是非常高的,此次駐守洛川也是舊時吉備時候的老將高島政之的兒子高島賢政。

    這傢伙也是秀家侍從隊出身的次生代武士了,對於秀家有着一種天然的迷信。

    面對遠方氣勢洶洶向自己而來的明軍,他派人通知了安邊城守將香西佳清之後便帶着麾下300人前去支援第一道防線。

    整個洛川峽谷,一共有5處想退平坦的土地可以落建築物,日軍在這幾處都修築了城堡。

    並且因爲早做準備,這裏的城池都是參考日式的城堡,內爲夯土堆砌,外用石塊砌爲外牆。

    在城堡的背後山壁之上,沿着山勢開拓出一圈盤山土路,道路靠洛川一側有柵欄和屏板阻隔建設射擊。

    洛川的山道很窄,有一部分甚至直接沿着洛川溪水邊而建設,等到李如柏先鋒軍所部2000人來到第一座三方城的時候,就面臨如何攻城的一個問題。

    雖然三方城建築在對岸的灘塗之上,他們就算不按照原來的道路,翻過溪水到對岸沿着道路繼續向東,也可以沿着洛川溪水繼續淌水向北,但是自己的背後就會留下隱患。

    沒有辦法的他們只能在洛川東岸修整,可是因爲山道太過狹窄,根本沒有足夠紮營的面積,明軍士卒只能三五成羣的坐在一起休息,等待後面的將領們商議出一個方案出來。

    待到第二天一早,明軍將火炮運到最前面,對着三方城便是一輪炮轟,也宣告這三方城攻勢正是展開。

    由於洛川穀底的寬度不夠,明軍火炮展開寬度被無限壓縮,一排只能安置一門火炮呈60°斜角向對面的三方城炮擊,這就意味着這次炮擊的火力遠沒有此前平壤和開城來的激烈。

    三方城的城基是夯土石砌而成的,左協李如柏部也沒有特別大口徑的紅夷大炮,最大的身爲大將軍炮也不過2000斤,炮射口徑大約相當於歐制的18磅火炮。

    這樣的口徑已經不是日軍所能承受的了,重達15斤的鐵彈從炮口射出,直接將三方城的石垣砸出一個缺口,連帶着後面使用鐵炮射擊的足輕一起帶走了性命。

    其實當火炮口徑達到12磅,就已經不是普通的磚石牆體可以承受的衝擊力了,若想承受這樣火炮的設計,只能將牆體寬度做的更寬,材質選用的更堅固,而這些顯然都不是入朝日軍在短時間內所能解決的問題。

    但是李如柏從開城原來,隨身攜帶的重炮彈藥並不多,爲了珍惜後面攻擊咸鏡道所需要的彈藥,僅僅在炮擊3輪,轟開了幾個缺口之後便下令停火,讓士卒乘着虎蹲炮射出的實心彈向城頭髮起攻擊。

    明制大部分虎蹲炮實心彈的彈丸大約是2~3磅,極端的大虎蹲炮的彈丸最多是8磅左右,綜合來說明制虎蹲炮大約相當於歐制的超級大火銃和6磅火炮,是步兵主要的隨軍火力。

    但是在洛川穀地,還是剛剛那個問題,火炮的展開寬度不夠,本來就是小口徑火炮的虎蹲炮,不能以數抵量的對三方城堡造成足夠的壓制。

    這樣一來明軍士兵就不得不進入到最原始的蟻附攻城截斷,甚至爲了攻城,許多明軍不得不直接站在淹過膝蓋的洛川溪水中,向着三方城發起攻擊。

    然而還記得前文說的,在三方城兩側,沿着山道開出的城牆嗎?日軍佔據在這些屏板之後,使用弓箭和鐵炮從側面射擊殺傷攻城的明軍。

    萬曆爲援朝準備的明軍都是當下明朝最精銳的部隊,相比較內陸衛所早已經腐化的衛所兵,這些精銳的南兵北兵着甲率不說100%吧,但也有80%以上了。

    但是着甲率是一回事,甲胃的種類和強度就是另一回事了。

    像日軍出陣朝鮮的足輕着甲率高達90%,逍遙山一戰還不是被明軍一路砍瓜切菜嗎?

    李如柏麾下的左協,主要兵力組成是薊遼邊軍,身上所傳的大多是有皮內側的鐵質扎甲。

    要知道擁有鐵甲內襯的布面甲在明軍中都屬於高端貨,只有邊軍將領的家丁部隊、禁軍的三千營、神機營等部隊纔有裝備,整體普及率不會超過5%。

    唐順之在《武編》有一篇中記錄戍邊將士的布面甲在加上鎧甲、戰裙、遮臂等裝備後重45斤,鐵兜、腦蓋重7斤、加上護心鏡、腰刀、弓箭、長槊等裝備全重爲88斤,對軍士的負荷非常大。

    由此可見這樣的一套裝備,並非是一般營養不良的邊軍士兵所能裝備的。

    這種甲胃在外面看起來好像沒有區別,但是在《清會殿》中明確對其以“明甲”和“暗甲”進行了區分。

    實際上通明一代大部分士卒身上穿着的,則是穿沒有鐵甲內襯的,或者僅有胸部有鐵甲片的減輕重量的棉甲,又或是自宋、元時代遺留下來改制的齊腰甲、曳撒甲,這三種甲胃的全重不超過15斤,可以大規模裝備。

    少部分邊軍精銳還裝備有柳葉甲、長身甲、魚鱗甲等甲胃。(參考《大明劫》)

    明朝甲胃最主要的參考《出警入蹕圖》中,明帝王身上穿的就是意見魚鱗甲,而明制大漢將軍鎧是一種山紋甲,出警入蹕圖中的錦衣衛身上的。

    除此之外,遼東總兵李如松的貼身甲胃也是一件魚鱗甲,副總兵楊元的甲胃是一件非常傳統的宣大札甲。

    除此之外,南兵因爲身體普遍比北兵瘦弱,身上的布面甲也與北兵不同,戚繼光將其改良,去掉了鐵質的龍蝦甲遮臂和戰裙和鐵兜,僅僅是將上半身的戰甲稍稍拉長之後配上護心鏡的樣式,使得重量減輕了1/3~1/2。(參考仇英:《抗倭圖卷》)

    近些年很多人認爲布面甲是明朝甲胃的代表,這句話是也不是。說是是因爲布面甲是中華千年甲胃文化巔峯之作。

    它是在應對箭鏃、火器鉛彈、刀槍噼砍的防禦效果上面最爲平衡的一種甲胃,最關鍵的是在重量上也找到了最好的比例。。

    但是你要知道的是在明朝時期,鐵質甲片的鍛造早不是問題,反而是棉甲的反覆沁水壓實晾曬是一門功夫活。

    但是問題是製造的成本和換裝成本不是明朝朝廷所能承受的,事實上直到新中國建立之後,我們整個國家纔有了真正意義上的統一制式裝備。

    最一步說,如果布面甲真的已經成爲明制最好的甲胃被大規模裝備,爲什麼當將領的李如松、楊元等人反而不穿這種甲胃,去選擇魚鱗甲或者扎甲呢?

目錄 存書籤 上一章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