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護眼
简体
第145章 逼上梁山(第1/3頁)
上一章 書架 目錄 存書籤 下一頁
    第145章 逼上梁山

    如果說秦淮河是溫柔鄉,那桃葉渡就是溫柔鄉中的錦榻繡牀。桃葉渡頭水悠悠,岸下游船岸上樓;歸客行人爭渡急,歌船畫肪滿中流。

    這裏酒樓妓館笙歌盈耳,引得行人流連忘返。水面上遊船如織,燈火輝映,畫舫中有江南佳色、上等樂師,讓遊客個個如醉如癡,不知今夕何年。

    雖然天色已晚,但碼頭上商販們仍高聲叫賣着水酒和熟菜以及各式小喫,這裏可以說是這座城市的商業、娛樂中心。

    自洪武初年,朱元璋下令建淡煙、輕鬆、重澤、來賓等十六樓,廣蓄官妓以來,欒童狎客、雜妓名優,爭相獻媚奪妍,金陵風月脂粉氣大濃,“嫖妓不忘憂國,憂國不忘宿倡”的名士官紳也趨之若鶩。

    淡煙樓上,南京給事中戴銑蹙眉輕聲道:“王大人,楊凌肯來麼?”

    王瓊聽了淡淡一笑,環顧衆人道:“今日有南京六部大員、御使臺、布政司、守備營諸位同僚聯名邀他赴宴,若是還要作勢不來,那就不是楊凌了”。

    自被貶出京,他的鬚髮更加蒼白,臉上的皺紋也更多了,可是他的神情卻比往昔更加沉穩堅決。當他一向倚爲無往不利的“道德禮教”不能置奸佞於死地,甚至不能得到朝廷大多數官員的響應時,他才知道,如今禮樂崩壞,已不是僅僅憑着聖人遺訓就可以治國安邦平天下的了。

    派在京中打探消息的人已經回來,楊凌結交京中權貴、勳臣功卿,爲他們私挾貨物的事他已知道了,聽說他還運回大量異國奇巧之物獻給皇上,這樣的人不是奸佞何必如此處心積慮?

    這個人甫立內廠,就開始結交權臣、搜刮錢財,看他在江南和皇上跟前的手段。真是野心勃勃。成大事者不拘小節,爲了大義,何惜小義?爲了大我,何惜小我?現在不除去他,等他羽翼豐滿,那就大勢去矣。

    藉助東廠之力是不得已而爲之,但是要想不讓他們借勢而起,那除非是朝中百官在除奸過程中起到主導作用。

    可如今文武百官不能齊心協力。許多官員仍在觀望,甚至包括李大學士,而自已的計策已箭在弦上不得不發,自從聽人回報了京中地形勢,他就決定要會一會楊凌,如今不得不在天平上放下最後一塊砝碼了。

    南京御史蔣欽不悅地冷哼一聲道:“道不同不相爲謀,楊凌雖然位高權重、手握巡狩江南之權,不過我們大可不必理會他。要不是看在王老大人面上,我是決不會來的”。

    同爲御史的薄彥徽輕輕一扯他衣襟,輕輕斥道:“若論公義,難道你及得上王尚書?若論私仇,王大人不但是因楊凌才被貶出京。他的兒子還是因楊凌而喪命,難道不比你我更憎惡楊凌?如今內侍作亂,能夠說動皇上的只有楊凌,王尚書拋卻個人恩怨。設酒款待他,還不是爲了江山社、黎民百姓?你呀,胸懷哪及得尚書大人萬一,還要在此胡言?”

    蔣欽悶哼一聲,見席上衆人都默然不語,遂輕聲道:“話是這麼說,可是我聽說號稱八虎的內侍原本與楊凌就是一黨,甚至蠱惑聖上本就出自楊凌之意。此事在京中早已盡人皆知,王大人想說動楊凌除奸,豈不是與虎謀皮麼?”

    薄顏徽嘆息一聲道:“其實......我也不抱甚麼希望,盡人事而聽天命吧”。

    “欽差楊大人到!”楊凌登上樓來,匆匆一瞥除了南京守備關大人,一個也不認得,但滿滿四大桌,瞧那官袍分明是影子政府的各級高官。忙陪笑抱拳道:“各位大人久等了。楊某來遲,恕罪恕罪”。

    他的確是晚了一點兒。接了王瓊請他赴宴地貼子,楊凌着實躊躇了一陣,王瓊因他貶官、因他喪子,無論公私兩人可說是仇深似海,他請自已赴宴,這擺的哪一齣兒?

    柳彪幹慣了謀殺、陷害、栽髒手段,第一個想法就是萬萬不可去,王瓊擺明了這是鴻門宴,那老傢伙要是狠下心來同歸於盡,說不定會埋伏人手將廠督大人給剮了。

    吳傑要過請貼,見後邊密密麻麻一羣官員,這一來也猜不透王瓊用意了,在那麼多官員面前行刺欽差?王瓊倒是不怕死,可謀殺欽差是誅九族的大罪啊,他敢?除非他想反了。

    成綺韻同樣摸不透王瓊葫蘆裏賣的什麼藥,但是今日聯名促請的是整個金陵所有高官,楊凌不去,就等於把金陵所有的官兒都得罪了,楊凌將來的發展重點本就在南方,這些人除了六部是閒職,其他的官兒可是掌着南直隸地實權呢,豈能不去?

    最後幾人商定先遣番子急赴“煙雨樓”,將裏裏外外徹察一遍,確定並無埋伏,這纔派了十個精明強幹、武藝甚高的人暗揣利刃,扮作轎伕隨從等人隨他前來赴宴。

    京師六部,吏部爲首。南京六部都是閒職,就得按資歷威望排定坐次,楊凌是欽差、王瓊德高望重,自然是兩人上坐。

    楊凌硬着頭皮和王瓊坐在了一起,好在其餘諸部官員也知道兩人的私人恩怨,待酒席一開,便扯着楊凌聊天論地。

    這些老大人飽讀詩書,聊起風月事來也不似普通人粗俗,雖說王尚書最重禮教,但是重視的是朝綱人倫,狎妓乃是風流韻事,無損私德,老王自已還有五房妾室,最小的才二十二歲,他們自然不加顧忌,這一來拘謹氣氛自然一掃而空。

    楊凌不知王瓊用意,席間不敢多飲,酒至半酣,楊凌纔對同席地幾位大人道:“楊某此次南下,只是處理稅司監的一點小事,原不敢麻煩諸位老大人,昨日在下已同南京鎮守馮公公議定派遣人選。正想近日悄悄返回京城,卻不想竟勞動諸位百忙之中前來飲宴,楊某再敬大家一杯”。

    衆官員雖說大多不屑他爲人,可官場就這樣,背地裏對知交好友說的義憤添膺,見了面卻是花團錦簇,誰熬到這麼高的位置也不容易,真肯爲了大義得罪皇帝跟前紅人地有幾個?一見楊凌舉杯。大家連忙舉杯應和。

    王瓊淺酌一口,淡淡笑道:“大人此番南下可謂功德圓滿呀,折服了江南三位鎮守太監,司稅監便是大人囊中之物了,有朝政中自可一展拳腳。

    大人原本在軍中威望就頗高,此番海寧抗倭,竟象是倭人給大人送來的一樁厚禮一般,正規軍隊不敵倭人兇悍。楊大人僅靠着百十番衛,竟力抗千軍,一時聲名遠振、堪稱大明名將。

    依老夫看來,將來大人手握天下兵馬抗邊禦敵、主理朝政威服四夷亦非難事,前程不可限量呀”。

    楊凌強笑了笑。淡淡地道:“大人謬讚,剷除幾個不法地鎮守太監,算不得什麼政績,再說我大明精稅乃是京師十二團營。內廠的番子本就來自神機營,對付一羣海上倭寇自然不難”。

目錄 存書籤 上一章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