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護眼
简体
12 仲仁迫凌去檄書(第1/2頁)
上一章 書架 目錄 存書籤 下一頁
    曹操把陳宮來信的內容簡單地轉述與與衆人聽,說道:“公臺來信,約我與孟卓聯兵,一起反攻濟陰。他在信中講了‘三勝’,徐州兵久戰疲憊,且如今分兵駐守濟陰、山陽、任城、東平、濟北等各郡,相比月前與我軍交戰之時,他們的兵力已經分散,而反過來,我軍的兵力卻可集中用於一地,可以以衆擊寡,此我之一勝也;他前時與呂布通信,呂布願與孟卓的別部共攻汝南,以此,在我軍反攻濟陰的時候,孫堅部的豫州兵就無法支援徐州兵,等於是斷掉了徐州兵的豫州外援,此我之二勝也;州府萬潛,因高素殺張長、劉馥殺李操,以及徐卓等在各郡侵害右姓,幡然醒悟,已然撥亂反正,答應潛爲公臺之內應,此我之三勝也。

    “程公、卿等對此有何意見?請暢所欲言!”

    畢諶與萬潛以前併爲州府的首吏,兩人是同僚,而且言語投機,交情也還不錯,聽到萬潛反正,甚是喜悅,撫須說道:“我就知道萬君從附徐州,是逼不得已!果然如此,今他不顧身在敵營之危險,毅然決定爲明公內應,重新歸來,……明公,足可見兗士人心之向背!有萬君爲明公潛通消息,山陽、濟陰之虛實,明公可盡知矣!”

    曹操說的是萬潛肯爲陳宮的內應,畢諶豈會不知陳宮棄曹操而投張邈這件事,實是對曹操造成了不小的負面影響?故到了他的嘴中,卻是成了萬潛“毅然決定爲曹操內應”了。

    曹操說道:“子禮,你是贊成與我軍與孟卓聯手,共擊濟陰麼?”

    畢諶沉吟說道:“明公,聽你剛纔說,公臺信中講到的‘三勝’,似乎是頗有道理,然諶不知兵,具體是不是同意公臺,與陳留聯兵,還是請程公、伯寧講講他們的看法吧。”

    曹操便問程立、滿寵,說道:“程公、伯寧,你兩人怎麼看?”

    程立說道:“明公,時下的形勢好有一比。”

    “何比?”

    “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曹操已知程立之意,問道:“此話怎講?”

    程立說道:“公臺信中講了如果打濟陰的話,有三勝;如果不打濟陰的話,明公,對我東郡而言之,對明公而言之,則會有兩弊。”

    曹操說道:“公所言之兩弊,我知矣!一則,東郡不足以養兵,暫時可以支撐,久則兵馬必散,即使不散,沒了糧餉發給兵士們,軍紀、軍法也就無法再嚴格地要求他們,勢將形如寇兵矣!不但會擾亂地方,且臨戰用到彼輩之際,也將無有什麼戰力。兵不堪用,此一弊也。

    “荀攸、李瓚、劉馥、荀悅、徐卓等人,俱非庸才,或以權謀矯出,或有治能,或博學而有清望,今如不及早反攻,兗州之民心,遲則一兩年,短則一年,也許還真就能被他們收攬到,——劉馥方任濟陰郡,即剿滅掉了大野澤的賊寇,周邊縣鄉的百姓自此不再受賊寇掠奪之苦,我聞之,他的名氣可是一下就在濟陰響起來了!徐卓在濟北,雖然侵害到了右姓豪族,可他分田於徒附、招撫流賊,卻亦是頗得百姓們的交口稱頌。民不附我,此二弊也。

    “程公,我說的對麼?”

    曹操帳下的兗州人不少,除掉程立是東郡人外,畢諶是東平國人,滿寵是山陽郡人,還有別的一些,分別來自濟北、任城等郡,比如呂岱,就是任城國人,他們而下雖是跟着曹操撤到了東郡,與他們各自留在本地的親朋好友卻一直都有書信來往,故此,曹操如今雖是人在東郡,但對兗州別郡目前的情況,都還是相當瞭解的。

    說實話,劉馥、徐卓等人的治境策略,剿滅聚集成夥的大股賊寇、招徠流動不定的小股賊寇,同時重豪強兼併之法,打擊那些貪心無度、兼併民田不已、乃至擁有數百上千部曲、還有着一定軍事力量的地方豪強,扶助百姓小民,以發展經濟,充實民力,等等這些舉措,是深得曹操之心的,換了他治理這些郡,他也會這麼幹的。

    也正是因了深得他之心,所以,他纔會產生假以時日,“民不附我”這樣深深的擔憂。

    程立想說的兩弊,正是這兩點,想說的話被曹操說了,他便點了點頭,說道:“明公說的對,我所憂慮的兩弊正是此二者。”

    滿寵年紀雖輕,比程立小了二三十歲,比畢諶也小了不少,可是性格堅定,有謀略、主見,並敢決斷。兩個年齡比他大的尊長都已經發表過意見,他現在可以開口了。他跪坐席上,挺直身子,說道:“明公,戰則有三勝,不戰則有兩弊,以寵之愚見,可與陳留聯兵反攻濟陰!”

    短短的一句話,把他有主見、敢決斷的性子表現的淋漓極致。

    曹操從席上站起,到堂中踱步,他轉了幾圈,背對門口,負手仰頭,不知在想什麼,想了一會兒,回過身來,與程立、畢諶、滿寵和丁斐、史渙說道:“公臺信中言有三勝,我看啊,今如反攻濟陰,我軍何止三勝!”

    畢諶問道:“敢問明公,還有哪勝?”

    曹操伸出三指,笑道:“不是還有哪勝,是還有三勝。”

    畢諶訝然,問道:“竟是還有三勝?”

    &

    nbsp;“可不是麼!”

    “敢請明公示下,是還有哪三勝?”

    曹操伸出小拇指,說道:“貞之設離狐郡,以東郡人潘璋爲郡守,貞之的用意很明白,他是想用潘璋這個熟悉東郡地形、風物、人情的東郡人,來給我造成壓力,但潘璋此人粗猛,雖小狡,能治軍,聞他部曲頗有軍紀,然其自恃勇悍,卻甚是輕我。我聽說,他就在前日,鑄了百鍊刀一柄,銘曰‘濮陽’,以擒我自許。驕兵必敗,輕敵必覆,況乎既驕又輕?我如反攻濟陰,離狐不難克也!此我之一勝。”

    潘璋的校尉號是“先登”,跟從荀貞以來,他着實打了不少的硬仗,在整個的徐州軍中,以勇悍聞名,能與他相提並論的徐州將校,實是沒有幾個。

    而月前徐州的攻伐兗州之戰,又是勢如破竹,連戰連勝,僅被亢父、壽張這類堅城阻了一些時日,其餘的時候,幾乎沒有遇到過什麼大的阻礙和挫折,在不少徐州軍將、士卒的眼中看來,兗州兵、曹操委實易打,甚至有軍將和老卒認爲,此回打兗州的這一仗,還不如之前打陶謙、奪徐州的那一仗打得費勁。

    兩個原因結合一處,這也就難怪潘璋信心滿滿了。

    畢諶說道:“潘璋勇而無謀,此確是我軍之一勝也。敢問明公,二勝是何?”

    曹操伸出無名指,說道:“我叫李高與他的兩個弟弟去信,本就已得到了李操、李進的願爲我軍之內應,現今李操被劉馥殺害,這必然會更加堅定了李進投我之心!李氏乃乘氏豪姓,其部千許,加以徒附、鄉人,可得三四千衆,雖然數量不多,然可起奇兵之效;且李進在濟陰,我軍從他那裏,可知濟陰郡的虛實情況。此我之二勝也!”

目錄 存書籤 上一章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