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護眼
简体
130 伯圭再敗龍湊渡
上一章 書架 目錄 存書籤 下一章
    這道軍報的內容,其實不僅是關於冀州的袁紹,還牽涉到了公孫瓚。

    去年袁紹與公孫瓚的界橋一戰以後,公孫瓚兵敗北撤,但是公孫瓚的實力猶存。

    因此,便在今年開春,也即徐州進兵兗州的幾乎同時,公孫瓚就捲土重來,再次南下冀州,在甘陵國東北邊與平原郡交界的渡口龍湊一帶,與袁紹部發生了第二次爭冀的激戰。

    甘陵國的西南部分與魏郡的東北角接壤,而魏郡是袁紹現下的大本營。

    單從發生戰場的地點來看,似乎幽、冀之間,仍是公孫瓚佔着進攻的主動權,但是這一場戰爭,卻如界橋之戰一樣,依舊是以公孫瓚部的落敗告終。

    公孫瓚儘管失敗,在這一場戰爭的結尾,卻有一段小小的插曲。

    軍報中寫道:袁紹方勝,宴於薄落津,而席間接報,魏郡兵叛,與黑山軍合,佔據鄴城。袁紹部將,家屬或有在鄴者,皆憂怖失色,或起而啼泣,紹容貌自若,不改常度。黑山有將陰附袁紹,乃護袁紹及諸將家眷,送於斥丘。袁紹遂進兵,攻復鄴城。

    荀貞、荀彧、戲志才、陳羣等是何等樣人?

    只從軍報裏的這短短的幾句話,就猜出了鄴城爲何會在那個時候生亂。

    戲志才說道:“界橋戰時,聞黑山軍就相助公孫伯圭。這支與魏郡的叛兵合力,打下鄴城的黑山軍,定也是如界橋戰時一般無二,在響應公孫瓚無疑。

    “說不定,其攻打鄴城之舉,是早在龍湊戰前,就已經與公孫瓚約定好的。袁本初的親眷及其帳下諸將的家眷,多在鄴城,若是在龍湊大戰之際,袁本初忽然接報,說鄴城失陷,其本人縱是再深沉鎮定,料其部將必然驚慌大駭,軍心就一定會亂;公孫伯圭趁機攻之,袁本初敗之必矣!惜乎,公孫伯圭部敗之太速,而鄴城失之過晚。”

    袁紹儘管對黑山軍發起過幾次的進攻,而且幾次的進攻多取得了勝利,可黑山軍並不是一支軍隊的稱呼,而是一個集團的稱呼。頂着黑山軍名頭的冀州民軍,小的不提,只那部衆較多的,少說就有一二十支,初起兵最盛之時,號稱百萬之衆。袁紹能打敗、擊潰其中的一支、兩支,或者幾支,但在不盡全力的情況下,卻也是無法將之盡數消滅的,而且每當戰不利時,黑山軍都會躲入綿亙數百里的太行山中,以避袁紹軍的鋒銳,這又加大了剿滅他們的難度。

    是以,黑山軍現存的實力仍然是比較強的。就如那曾敗於荀貞、後從朝中討了一個平難中郎將官職的張飛燕,而下便是其中最強的一支,也是黑山軍名義上的統率,只他帳下就有部曲數萬,騎兵數千。——荀貞、戲志纔等極度懷疑,打下鄴城的那支黑山軍就是他派的部隊。

    誠如戲志才所說,若是在公孫瓚與袁紹龍湊戰時,黑山軍能夠及時地打下鄴城,龍湊之戰的戰局還真是極有可能會被改變。

    甚而,不止是改變這一場戰鬥的結局,在老窩被抄、後撤無路,而前有公孫瓚大勝之軍的情況下,袁紹只能向東,進入東郡,換言之,冀州大概就要易主,至少是被公孫瓚暫時

    佔下了。

    不過,這種情況如果真的出現,固然是對公孫瓚大有好處,可對荀貞就沒有好處,反是有壞處了。即使是敗於龍湊,袁紹的部隊定然是仍會保留不少,加上他的名望,一旦他與曹操合兵,荀貞就只能撤退回徐,這兗州,他自就打不了,目前所佔領到的濟陰、山陽等郡,當然也就佔不到了。

    好在,公孫瓚敗了,袁紹沒有入兗,荀貞這才能在與曹操的一戰中大獲全勝。

    但是話再說回來,這次儘管因爲公孫瓚的失敗,荀貞佔據了兗州的大半,從短期看,是得到了好處,而從長期看,袁紹進一步地穩固住了他在冀州的統治,放眼於將來,卻又不如冀州被信用“庸兒”,不被士大夫認可的公孫瓚佔據,而對荀貞有利了。

    幽、冀、兗、青四州,冀州與幽、兗、青三州都相連,兗州與冀、青兩州相連,誠然是錯綜複雜,牽一髮而動全局。

    往大處說,又何止是此四州?徐州、涼州、幷州,乃至江南諸州,當其中的一州出現大的變局之時,又何嘗不是會對其它的州造成直接或間接的影響?也是以,乃有“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不謀萬世者,不足以謀一時”此話之出。

    荀貞接過大家傳回的軍報,把之放到案上,沉吟了會兒,說道:“褚飛燕此子,咱們大家都熟悉。此子智勇兼備,非是庸人,十之八九,襲取鄴城的黑山軍,就是他帳下的部曲,或從他調令的別部黑山。褚飛燕雖得了平難中郎將之官,但擁衆嘯聚山野,實仍爲賊,且他在黑山軍的威望甚高,不說一呼百應,也是應者雲集,

目錄 存書籤 上一章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