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護眼
简体
72 寬仁信義劉玄德(下)(第1/2頁)
上一章 書架 目錄 存書籤 下一頁
    來向荀貞表達對劉備的感激之情、並在縣中頌揚劉備仁厚美德的是個外地的士子。

    這個士子有個朋友在本郡,前些時病故了,他得訊後便即驅車離家,趕來本郡赴其喪,不意道有積雪,坐車沒打住滑,衝到了路下,撞到了樹上,車因之毀壞,不能前行。

    劉備、魏暢正好路經此地,看到了這一幕,劉備乃停車遣人問之,獲知他是遠路迢迢特來奔赴友喪的,不禁讚歎說道:“大雪封路、野多盜賊,君不顧道遠路險,冒雪馳騁三百里奔赴友喪,此義也,不適合在路上久停,君車受毀,可乘我車。”遂將自乘之車給他乘坐。

    這個士子推辭不得,就問待赴過友喪後怎麼把車還給劉備。劉備說讓他還給邯鄲縣的中尉府即可。於是,這個士子在赴過友喪後就來到了邯鄲。

    他給荀貞說此事時,戲志才、荀攸、邯鄲榮、宣康、李博等俱在場,待他把車留下,辭別之後,宣康嘖嘖稱讚,說道:“功曹把車讓給此人乘坐,自卻迎沐寒雪乘馬行縣,真仁義之人也!”

    荀貞笑着連連點頭,說道:“是啊,是啊。”

    坐在堂中尚覺冰冷,更別說騎馬行於鄉野雪中了,劉備爲了博取名聲還真能下苦本。

    荀貞儼然從他身上看到了當年在西鄉時的自己。

    劉備不但能下苦本,而且也有心機。要知道,依照漢家制度,官吏和平民所乘之車是不同的,首先,車蓋的大小、顏色不同,二百石以下官吏所乘之車是白蓋,平民所乘之車或無蓋或是青蓋,其次,二百石以下官吏所乘之車的車蓋的蓋槓上有衣飾,平民所乘之車沒有,再次,吏員所乘之車的蓋槓是赤色的,平民是青色的,再再次,吏員所乘之車的駕轅之馬比平民乘車的轅馬多,二百石以下可以二馬駕轅,平民除了士子外只能一馬駕轅,此外,商人不能乘坐馬車,只能乘牛車,當然,此項規定早已形同虛設,有錢有勢、乘坐馬車的商人多了去了。

    這個被劉備借車的是個士子,可以乘二馬駕轅之車,這個不用多提,但是車蓋、蓋槓的顏色和蓋槓上有無衣飾這幾條卻能使人明顯地分辨出劉備借給他的車與他的身份不相配。

    既然不相配,他那個故去的友人的親友、鄉黨就肯定會問他這車是從哪裏來的,此其一;其二,他一路行來,要過很多鄉亭,鄉亭負責治安的亭長也很可能會問他這車是從哪兒來的;其三,劉備、魏暢離邯鄲、去行縣的那天,荀貞親帶人相送,聲勢不小,縣人多知,大多認得劉備的乘車,忽見一個陌生的外地士子乘着他的車回來,少不了也會問上一二。

    有此三條,劉備做的這件好事用不了幾天就能傳遍郡中了。

    荀攸笑對荀貞道:“貞之,功曹做的這件事倒是與吾縣劉公子相昔年所做之事如出一轍也。”

    宣康、李博、戲志纔等人聞言,俱皆恍然,宣康說道:“我說這事兒怎麼覺得好像似曾耳聞呢!要非荀君提及,我險些沒想起來昔年劉子相也做過此種仁義事。”

    劉子相,即是劉翊,潁陰的漢家宗室劉氏族人,輕財重義,名聞州郡,曾任過潁川郡功曹,荀貞、荀攸均與他相識。

    早年間的一個冬天,劉翊在汝南的路上碰到一個陳國士子遠赴師喪,遇寒冰車毀,頓滯道路,問得他是要做什麼去的,劉翊遂對他說道:“君慎終赴義,行宜速達。”即下車,把車借給了他,自策馬而去。這與劉備借車給那個士子的行跡一模一樣,不同的是,那個陳國的士子問劉翊的姓名,但劉翊沒有告訴他,做好事不留名,最終是那個陳國的士子猜出或許是劉翊,後來去到潁陰,還車給他,然而劉翊卻閉門辭行,不與相見。

    較之劉翊的不告姓名,劉備卻近乎是“大張旗鼓”了。

    邯鄲榮不知劉翊的故事,聽荀攸給他說了一遍,撫案嘆道:“前有劉公子相,今有劉君功曹,可知天下義士所行之事,大多相類。”這卻是在誇讚劉備和劉翊這兩個漢家宗室均是義士了。

    邯鄲榮和劉備此前在該怎麼處置那數千作亂的流民上起過一點爭執,對劉備請求荀貞免去流民中被脅從者之罪過的“寬仁”,邯鄲榮很不以爲然,但對劉備借車的這樁義舉卻不能不感嘆服氣。

    “玄德當然是義士。他借車給了別人,自卻只能乘馬,天寒雪重,我豈能讓賢功曹迎風衝雪?來人,取府中車駕,用楊家的那匹胭脂紅馬駕轅,速速出縣,追上玄德,給他坐乘。”荀貞令道。

    堂外的典韋等人接令,即遣人取車出府,給劉備送去。

    戲志才笑道:“中尉前些曰不是還感嘆楊家不會用馬,用千里良駒駕車,實爲暴殄天物,今曰卻怎麼又親下命令,令用之駕車?”

    “如此千里良駒,用來給楊家駕車當然可惜,可用來給我的賢功曹駕車卻是適得其用。”

    邯鄲榮說道:“君輕千里之馬,重仁義之士,此舉猶勝功曹借車。”

    你劉備借車給別人,以此博名,沒關係,我荀貞用千里馬給你拉車,看看誰得到的美名更大。

    荀貞臉上帶笑,似對劉備的這樁義舉極爲滿意,而心中則在想道:“玄德啊玄德,還真是給你個機會,你就能燦爛啊!”卻也不可避免地浮起了對劉備的惺惺相惜之感,這件事要換了他去辦,他也會像劉備這樣幹,又由此事想起了當年在繁陽亭雪下道上路遇樂進之事,想道,“玄德運氣不錯,剛剛離縣就碰上了這個車子被毀掉的士子,遂以之借取名聲,不過比起我當年在繁陽亭的好運,他卻是遠不能及之也。我遇到的是樂進,他遇到的只是個尋常士子。”

    “比起我當年在繁陽亭的好運,他卻是遠不能及之也”云云,雖說事實如此,然對荀貞而言,這卻也只是他在放開心扉、決意不再“蠅營狗苟”後對劉備此件義舉的一句故作調笑之言罷了。不過,當兩天後給劉備送車的吏員回來,又帶回了一件有關劉備的消息後,饒是他放開了心扉,聞之卻也不由地對劉備頓生出“金鱗豈是池中物,一遇風雲變化龍”之嘆。

    卻是劉備行縣到了易陽,查出一個吏員貪濁,將欲治罪,又查出這個吏員貪濁並非是爲了自身的貪慾,而是爲了能給他母親供奉好的衣食,劉備因之和魏暢商議,認爲:“貪贓雖罪,緣爲孝故,罪雖不可宥,其情卻可恕”,因而改變了先前治此吏之罪的決定,不僅沒有治他的罪,還盡取隨行攜帶的錢財,付與此吏。

    劉備語重心長地對他說道:“君孝母,此私情也,我今奉檄行縣,此公事也,本不該因君之私情而壞郡中兩府之公義,可如今黃巾新破,郡多殲猾,爲敦厚風俗,這次就饒恕了你,如再有下次,必不能免。君曰後如有所需,可赴中尉府見我,我雖無豐財,亦必傾力助之。”

目錄 存書籤 上一章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