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護眼
简体
第三十三章 跋扈(第1/2頁)
上一章 書架 目錄 存書籤 下一頁
    秦會之牽扯入金國最高層的政治鬥爭,基本上屬於降維打擊了,因爲雖然說金國高層越來越墮落,內部矛盾也越來越激烈,可終究還沒墮落和激烈到要將對方置於死地的份上。

    而且,這年頭的金國貴人們也多是從金戈鐵馬裏走出來的,很少有人把精力全部放到內部政治鬥爭上去,他們依舊還有一致對外的決心,依舊還有對外擴張,以軍事侵略來彌補與緩和內部的樸素想法。

    故此,秦檜會心一擊,卻是真的起了奇效。

    六月間,經過一連串的試探與討論後,經過完顏撻懶的斡旋,金國高層果然按照某人的設想那般,在最高軍事決策機構都元帥府內進行了一系列簡單卻又影響重大的人事調整。

    金國國主完顏吳乞買主動放棄了都元帥一職,改由大金第一功臣,也是事實上的軍中第一人粘罕兼任;負責引預備隊坐鎮燕京的金國三太子訛裏朵從右副元帥變成了左副元帥,這點並無太大意義;而元帥左監軍完顏撻懶卻一躍成爲了右副元帥,顯得炙手可熱起來;最後,四太子金兀朮也躍升爲元帥左監軍,成功跨入了軍隊最高層。

    前面其實都還好,最後一個任命,一開始倒是頗有議論,因爲大部分將領都認爲完顏兀朮這個人有點水,他去年冬天領兵出去,雖然也有軍功,但最後損失頗多,不要說跟西路軍完顏婁室、完顏穀神、完顏銀術可、完顏拔離速這些將星相比,便是在東路軍內部,也遠不如阿里將軍等人妥當。

    一句話,以此人戰績,似乎沒資格擔任元帥左監軍這種可能事實上成爲一路軍主帥的要害職務。

    但是,最高層的意志擺在那裏,而且人家完顏家的內部事務,根本不是其餘人能置喙的。

    而等到了六月下旬,都元帥府人事調整完畢之後,隨着粘罕與完顏三兄弟在完顏撻懶的撮合下又一次在燕京會晤失敗,雙方都不再糾纏,完顏撻懶也乾脆履行承諾,直接上書會寧府,請求國主早做定奪。

    然而,便是金國皇帝又如何能給這兩家做定奪?

    要是能做定奪還用得着整天爲自己兒子能不能當皇帝發愁?

    於是,金主完顏吳乞買正式下詔,詔書中只有三句話:

    其一、宋國皇帝是宋國的人心所在,因爲他的存在,河北纔會動盪,中原宋人才會團結,不能放任不管,這人在什麼地方,就要追到什麼地方。

    其二、這次對付宋朝應當吸取教訓,戰後要多多扶持像張邦昌那種人物,藉助他們來統治中原。

    其三、陝西和隴右雖然地方貧瘠,但戰略位置突出,不能放任不管。

    換言之,不管如何和稀泥了,完顏吳乞買還是以金國皇帝的身份正式下令討伐南宋,而且是直指趙玖本人!

    接到聖旨,正在燕京對峙的雙方不再糾結不下,而是即刻放下成見,達成一致——即刻動員全軍,等一入秋,便自北向南,全軍進發,先掃蕩河北義軍,再兵分多路,一起渡河滅宋。

    當然了,都元帥身爲都元帥,尤其強調了西路軍主力要負責攻取陝西五路,只能派出部分兵馬自西京洛陽和滑州方向出戰。

    但此時,完顏兀朮已經心滿意足,因爲莫說西路軍還願意派出部分軍隊協助,便是西路軍整個不來,這一次他也有十萬之衆!

    十萬金軍,足以覆滅宋國,橫掃中原,還要什麼驢車?

    “臣以爲不可輕易放縱此人!”

    “許相公,我也以爲不可輕易放縱,但現在不放縱他又能如何呢?難道要把他緝拿歸案?拿什麼緝拿?真逼反了又如何?”

    初秋時節,傍晚時分,依舊有蟬鳴不斷,但天氣已經漸漸轉涼,南陽城內的行宮中,兩位宰執正在爭得不可開交,而端坐在御案後方的趙官家卻有些心不在焉。

    “宇文相公。”許景衡嚴肅以對。“我絕沒有說將他緝拿歸案,而是說當恩威並重……此時若不能適當展示中樞權威,逼他退讓,將來中樞拿什麼整理西軍?難道讓官家一次次往軍營中收服這些人嗎?”

    “其實未嘗不可。”趙官家出於本能插了句嘴。

    “一次兩次可以,但焉能次次如此?”許景衡聞言大怒。“而且真如韓世忠這般表面潑皮實際忠勇之人又有幾個,張伯英、韓世忠可信,但若下一次遇到個真賊廝又該如何?官家此言殊爲不妥!”

    趙玖回過神來,復又緩緩點頭,因爲這話太對頭了……他是知道韓世忠可信,張伯英大概率可信纔去做的,真換成個沒聽過名字的,如何敢去?

    當然了,所有人都沒提翟衝那回事,不是說翟衝可信不可信,實際上所有人都知道翟衝可信,只是有些人覺得沒必要去,去了有失官家身份而已,這件事跟現在討論的不是一回事。

    但是,許景衡壓過全場之後,卻又一時無話可說,因爲他只能壓過別人,卻也無法解決眼下行在的困境。

    什麼困境呢?

    還得從行在來到南陽的根本原因說起。

    話說,之前一年,南陽、揚州之爭之所以能夠代表了主戰和主和是有客觀現實原因的。

    比如說,以靖康之亂前的數據來看,整個長江以南,大宋除了蘇杭一帶稍微有些許駐軍外,其餘各地基本上只有一些散亂的廂軍、土兵之流,按照編制,加一塊大約是兩三萬人。

    而且按照這年頭的普遍性觀點,東南是沒有軍隊傳統的。

    呃,這種地域歧視大概就是長三角的人做不得中國脊樑,大阪師團是皇軍之恥之類的感覺,不知道爲什麼,反正就很有市場,甚至有些成爲輿論主流的味道……比如李綱、胡寅這幾個掌握朝堂話語權的標準東南大員就喜歡天天自己黑自己,動輒上書說只有西北的兵員纔算強軍云云。

    那麼這個時候,你帶着幾萬行在部隊,輾轉滾去揚州乃至於渡江到底是個什麼意思呢?

    一切從頭開始?從零建軍?還用東南人組建部隊?這種軍隊能克復河北,迎回二聖?

    而往南陽,說白了,還是衝着當時殘餘的西軍部隊、西北高素質的兵員,以及跟青塘一帶的戰馬貿易來的。

    有西軍的骨架,在本地招募起高素質士卒,再跟藏族同胞換點優良戰馬,這纔是想要抗金的樣子嘛。

    當然了,對趙玖來說,西北和東南的兵員素質差距他是不信的,

    他這個工科狗也沒有地域歧視的習慣。

    而且在實際操作中,在兵員素質這個問題上,趙官家現在反而覺得河北、河東的流民可能更合適一些,這些人具有天然的戰鬥慾望,而且用他們做兵員可以有效避免影響地方生產。

目錄 存書籤 上一章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