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護眼
简体
第六十九章 夢囈(第1/4頁)
上一章 書架 目錄 存書籤 下一頁
    且說,王伯龍戰歿後,金軍上下震動,士氣沮喪,以至於有了避戰之心。故此,早在高慶裔來見兀朮之前,中午的高階軍議便已經從軍事角度有了五花八門的討論。

    比如說支持重兵南下的,可不是隻有建議去打東京的人,還有人建議奔襲千里去打陝洛,截斷河東趙官家後勤什麼的……當然了,相較於前者的直觀和簡單,後者就有點讓人懵逼了,因爲且不說河東方面的後勤一半在關中一半在陝洛,也不說針對陝洛的千里奔襲會對自家後勤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只說若是那般,控制了軹關陘且有大量騎兵的宋軍河東方面直接扔下太原回師,反過來包住金軍又如何?

    只能講,南下派這裏,所幸沒人說全軍去打濟南的。

    當然了,重兵南下,不管是打東京還是直接去陝洛斷宋軍河東方向後勤,都是向南求勝的意思,本質上也都是賭的意思。

    賭的是運動戰能力,這將很考驗金軍自己的後勤補給;賭的是天時給不給大金國臉,因爲結冰期一旦結束,藏在這元城根下大營腹中的宋軍水師便會蜂擁而出,以一種絕對優勢控制住黃河河道;賭的是岳飛和趙宋官家的堅決程度,因爲就目前看,岳飛很可能是在他的營盤裏儲存了大量的軍需物資,而河東方向乾脆同時擁有兩個補給方向,所謂圍魏救趙能否成功,多半要看兩個最高指揮官是否會被情勢動搖。

    除此之外,發多少兵南下,又留多少兵監視岳飛,現在也成了一個難題。

    有南下派系的,自然就有北上派系的,而且北上的也有兩種說法,一種是建議往後退到真定府、河間府一帶,就地構築防線,阻塞井陘什麼的;另一種是回去救援太原,趁着河東方面的宋軍不得不硬啃雀鼠谷那條道的空當,在太原集合重兵,與宋軍決戰。

    而北上這裏,就有點破罐子破摔的感覺了……去真定幾乎相當於直接放棄元城和太原,而說在太原與宋軍決戰,也怎麼看怎麼坑,不說別的,你去了太原,兵力是最大化了,可宋軍河東方面的部隊也更多好不好?而且若是岳飛速速破了元城,又從後面追上來怎麼辦?

    至於留在這裏,倒似乎依然是個法子,也的確有不少人希望重新組織進攻,但這不是進攻受挫,軍心動搖了嗎?所以得先收拾軍心。

    不過,這些計議,只是在討論軍事,是從軍事角度進行利弊分析,而且都只是對下一階段的短期行動進行軍事考量,未免有失長遠。

    對此,能做主的完顏兀朮即便是被王伯龍氣的差點嚥氣,也能敏銳的意識到,這些方案都是流於表面的爭執,僅憑這些東西還不能讓他這個在前線把控一切的執政親王做出決斷。

    於是,高慶裔出現了。

    高慶裔的個人目的,無疑是想勸完顏兀朮繼續嘗試救援元城。

    但這不耽誤他能替兀朮將事情的條理鋪陳出來……具體來說,此人過來,一則,是提醒了完顏兀朮,要在算軍事賬目的時候同時算政治賬目,務必需要考慮人心與地域族裔政治;二則,更是從軍事上警告了完顏兀朮,現在局勢已經很差了,真要決戰,就必須要儘量拉長宋軍的補給線,儘量縮短自己的後勤線,而且一定要讓燕雲新軍參戰。

    一句話,可以賭,但既然要賭,就要轉變思路,團結所有能團結的力量,然後在自己最合適的地方一口氣把所有的力量一起壓上去!

    切忌連賭都要賭錯方向,甚至分開來賭。

    有了這個思路,原本有些混亂的兀朮到底是恢復了清明,並迅速做出了決斷……邏輯很簡單,而且基本上是按照高慶裔的意圖來走……爲了確保在必要時將尚在準備和彙集中的燕雲新軍也壓上,爲了確保能在一個有利於自己的後勤補給的地方發動決戰,所以地點必須是在北面,也正因爲如此,南下的方案就要被否決掉。

    而南下的方案放棄之餘,爲了維繫軍心人心,也不能直接一走了之,回到後方,目下最‘好’的方案,似乎就是繼續鼓動軍心,繼續嘗試進攻岳飛了。

    而且說句良心話,損失了一個萬戶固然是震動人心,但僅僅因爲如此就陣腳大亂,改變原定戰略,卻更是一種召亂之舉。

    決心既下,兀朮一面將高慶裔引爲自己的直屬通事,一面又與拔離速討論商議。雙方交換意見後,拔離速顯然也認可了兀朮的判斷……實際上,拔離速本身也希望繼續維持他的戰略方案,而不是僅僅一次失利而徹底改弦易轍。

    這一點,從他當日堅持進攻,以及今日安撫軍心爲先,早已經有了端倪。

    兩人既然議定,接下來便是大舉刺激和恢復軍心了。

    先是拔離速以元帥之身下令打開軍需庫存,包括周圍郡縣的存儲,對底層士卒大加賞賜。

    隨即,魏王兀朮親自出面,乃是力壓衆議,將之前作戰中表現出色的部分漢兒補充兵軍官破格提拔爲行軍猛安、謀克,而很多原本就是猛安謀克的軍官直接獲得了世襲謀克的身份。行軍銀牌當場發下,世襲文書當場寫出來,然後當着所有人的面統一送往燕京。

    軍中士氣居然一時振奮,漸有回覆。

    當然了,光是這些事情,就註定要花個三四日時間了,而接下來,似乎還得重新組織進攻,甚至需要重新蒐羅籤軍。

    恍恍惚惚間,沒人在意已經是臘月後半段,年關都可以掰着手指計算了。

    下一年,從宋人來看,乃是建炎十年,而從金人來看,卻是皇統五年……然而,誰也不知道,明年時分,兩河到底是建炎還是皇統了。

    時間回到高慶裔一張利嘴勸動了魏王兀朮那一天,就在金軍尚爲王伯龍戰歿而失措的時候,河東方面,李彥仙下屬的牛皋部先登攻下了陽涼北關。

    而這個時間,其實比拔離速預想的最壞情況要晚了四五日的。

    換言之,河東方面的宋軍沒有弄出什麼奇蹟,也沒有拉胯,而是以一個在所有人預料之中的普普通通速度,穩穩當當的打通了雀鼠谷……前後耗時約四十餘日。

    過程嘛,乏善可陳。

    從金軍那邊來說,他們算是貫徹了拔離速走前的安排,除了對陽涼南關、北關,以及中間的靈石城進行固守外,還在谷內沿途險要點多處設置營寨,層層抵抗,而且一旦受挫,毫不猶豫就後撤,只求拖延,不求魚死網破。

    而對於宋軍來說,整個過程則是一種飽和式的攻擊模式。

    砲車是有的,趙官家親自下旨,讓直學士梅櫟督造了一批小型、輕巧,而且關鍵是配件大小標準化的砲車,然後加上了輪子,用上了畜力以作牽引。從陽涼南關開始,這些砲車不停損耗,同時在不停補充,確保它們一直髮揮作用。

目錄 存書籤 上一章 下一頁